服務熱線
010-57895631
發布時間:2009/4/28 10:45:00 發布人:admin
傳統營銷模式上運作產品是越來越難了,無論是廣告拉動還是終端推動都難以顯效,投入多,成本高不說,宣傳效應也不知能否真正在消費者心目中占位。隨之,以倡導個性化服務和感情情溝通為主的會議營銷、旅游營銷等為主的模式迅速鳧出水面。
新的模式一經出現,總會如流感一樣迅速被廣為復制和傳播,而在產品、模式越來越趨同的環境中細節的把握顯得尤為重要。做為體現管理和理念以至于企業生命線的的細節卻一再地被我們忽略。如下為筆者親歷會議營銷中細節缺失:
日前應朋友之約于次日參加其所在保險公司在某酒店舉行的新品發布會(細節一:做為新品發布會的宣傳以及與會者的邀約工作應提前做好,事前一天應做禮節性地問候及提醒,而此次則顯得過于匆忙與草率),時間定在9點。
也許不守時是中國人的特色之一,直到9點10分隨著熙熙攘攘的人們漸趨平靜,主持人才宣布開始(細節二:守時意味著守信,做為保險類公司更應為之執著。尤以此大型活動來講,雖然事小或于百姓看來無所謂,但在我等眼中實是一大缺憾,從維護公眾形象的角度看更是不敢恭維。)。
在坐滿千余人的大廳里,借壁燈的光看衣著隨便的人們仍不管主持人說著什么竊竊著家長里短(細節三:從衣著及表現看本次受眾多為層次不高且目的性不強的人,且聽言語間多為前一日應朋友之約來捧場的屬“抓壯丁”之流,甚至不知道今天的活動要干什么,只是為了會后有記念品發。種種可見,前期會務準備不充分,仿佛只是為了宣傳而宣傳,邀約無目的性可言。)。
隨著主持的推進,掌聲和回應只有員工的極力配合,使本就有些零亂的場面顯的有些尷尬(細節四:此類活動本就不同于公司員工大會,用以往的掌聲、問答、口號等激勵方法是不適用的。因為更多的與會者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觀注點,更不要說去有意地配合了。最直接的感覺就是公司的人在表演,大家是觀眾。)
一陣開場白過后,請某經理用投影儀致長達二十分鐘的開幕辭及聲情并茂的公司簡介,會場也隨之安靜(細節五:這一段時間本應是讓大家統一視線的開始,因為臺上人員的更換會使大家集中精力,然而這種以新鮮事物為前提的集中是非常短的,但當面對一段長達幾十分鐘而又與自身無關的講話時,是不會有許多人有熱情去觀注的,更多地是以不知所云的沉默相回應,從而會場安靜。不過總的來說,會場終于平靜,即使平靜地晚些。細節中的細節:在使用投影儀的過程中,色彩的使用也有差強人意之處,藍底紅字的幻燈片在強光的映射下紅字顯示不清十分影響效果,而這樣的幻燈片又多次出現。)。
之后互動開始,主持人請臺下觀眾根據前面提到的有關內容上臺回答問題,答對者以與獎勵,但寥寥的回答顯得十分無力(細節六:提問回答這一懸念本在講話前就應提出,在這兒卻成突然發難,這就有悖于對受眾團結、集中的目的,想來不應是前期策劃失誤,可能是主持人的疏忽)。
9點55分,新品發布正式開始,可同樣是前一個毛病――引子太長,聽來有些乏味。一段煽情過后直奔商業目標:號召大家現場投保并有禮品贈送。然而除了提前準備好的數份,似乎沒幾個人是真正現場買的。(細節七:這個時候是要用煽情,但一定要把握一個度,因為它離主題無論在時間還是在流程上都實在是太近了,煽情會讓人身臨其境與之同哀同樂,而當過于人們沉迷期間時,突然拋出商業目標加之利誘會讓一部分人產生沖動的購買行為,但同樣會使另一些人感到被感情上受到愚弄,因為這一切來的太突然,沒有一個中間銜接的過程,其結果是激起了人買保險的沖動,但何時買,買哪種的決擇又是另一回事,從而事得其反。而這里最好的效果應是自然平滑過渡,讓人們自然地由情感的激動聯想到購買保險。)。
可笑的是最后離場前發放記念品時居然數量不夠,一些人下手晚了沒拿到,又是一陣亂吵……
綜上七項缺失,從流程地一開始我們就沒有觀注細節:從活動開始籌劃邀約,到過程重點偏移,至結果差強人意,無一處不是在細節上的考慮不周,直至開了一次有“政紀”、低效率的發布會。此間而細節之重就是多從對方考慮,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我想我們不用一個又一個這樣的事例來證明這一道理,而反過來也正是因為我們不注重細節才會出現同一模式下的不同結果。只望后來者引以為戒,把事情做細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