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010-57895631
發布時間:2006/7/15 17:15:00 發布人:admin
藥廠、全國總代理、省級代理、地市代理、醫藥代表、醫院藥事管理委員會、醫院藥房……山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近期調研的結果表明,新藥售價的70%至90%費用均用在藥品生產、流通至消費的層層中間環節里,致使藥品“身價”不斷上漲。
據山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高國順介紹,目前一種新藥從出廠到患者手中,一般要經過藥廠、全國總代理、大區代理、省級代理、地市代理、醫藥代表、醫院藥事管理委員會、醫院藥房、醫生(科室)等環節,每個環節都要層層加碼獲利,最終都要加進藥品的價格成本,由此增加了藥價虛高的程度,加重了患者的經濟負擔。
山西省藥監部門調查表明,許多企業不斷提高藥品價格,并通過給醫院醫生和有關人員好處來擴大銷售,為藥價虛高推波助瀾。藥品中標后,供貨商為開辟醫院市場,用于打通醫院各個環節的費用大約要達到藥品售價的38%左右。
如山西大同某藥廠生產的注射用阿莫西林每支出廠價9元,中標價34.69元,醫院售價是39.9元,給醫生提成13元,是醫院進價的40%。醫生每開一支售價767元的紫杉醇注射液,可以得到380元的回扣,為售價的近50%。
山西省藥監部門表示,過多的藥品出廠至消費的中間環節,也使商業賄賂有了進一步滋生的溫床。最近,山西省一家三甲醫院有8名主要科室負責人被檢察機關立案審查。山西省晉城市某醫院“非典”期間受贈的1000支頭孢拉定注射液,因沒有回扣,一年中僅開出兩支,而從其他渠道購進的同劑型的頭孢拉定注射液,在臨床卻大量使用,其中原因不言自明。
對此,山西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負責人建議,根治藥價虛高,要減少藥品流通環節,大力發展現代藥品物流配送,有重點地促成一批覆蓋區域廣、銷售規模大、管理水平高、運作能力強的現代藥品物流配送企業,同時加快推進藥品的電子商務物流,形成安全高效的藥品物流網絡。
(新華社提供,未經許可,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