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010-57895631
發布時間:2020/11/30 15:30:00 發布人:mayi
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年癡呆癥,是一種起病隱匿的神經退行性疾病,隨著病情的發展,由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視空間技能損害等逐漸發展成執行功能障礙以及人格和行為改變等全面性癡呆,病因至今未明,在實際生活中,患者發病不僅給旁人帶來尷尬、給患者帶來難堪,更給患者和家屬帶來沉重的經濟、生理及心理負擔。
由于相關醫學知識在國內普及度較低,初期發病并沒有得到很多人的重視,“人老了不都這樣嗎?”,很多患者并沒有得到及時的確診及治療。同時,確診阿爾茨海默病需要一定專業性,一些如腦梗塞、顱壓過高導致的記憶力減退及認知障礙等,很容易被誤診為阿爾茨海默病,選擇錯誤治療從而貽誤了治療時機。
另外,很多地市更是缺乏專門的科室及醫務人員配置,導致患者或家屬無處求醫,帶來極大的不便。如果能通過患者教育指導患者和家屬就醫,如果無論身處何地,都可以快速的查找哪里有最近的醫院、哪個醫院有記憶門診那該有多好啊!
在今天患者教育課堂“記憶門診地圖”的啟動儀式上,這不僅是劉阿姨全家的呼聲,也是很多老年癡呆患者家屬的呼聲,由于之前沒能重視和及時確診,隨著病情的發展,經常走失不僅給劉阿姨全家帶來極大的心理壓力,劉阿姨的每次走失也都可能有生命危險。
今天,由廣東省精準醫學會阿爾茨海默病分會、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共同舉辦的“老年健康腦老化防治大講堂及義診”活動在廣州市越秀國際會議中心5樓成功舉行,會議由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劉軍教授牽頭、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王延平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南部戰區總醫院鄒海強教授共同參與,向200多名老年患者及家屬講解了為什么會得阿爾茨海默病、疾病的預防及治療等常識。
同時,會議也為“惠智健康管理”的線上“記憶門診地圖”進行了啟動儀式,呼吁社會更多的關注老年癡呆患者,醫務工作者應給予患者積極治療、家人也應給予更多的理解和陪伴,社會也應更好地理解和幫助老年癡呆患者及家屬,敬老愛老、讓更多的老人可以享受幸福晚年。
“惠智健康管理”推出的“記憶門診地圖”,展示了分布在全國各地的記憶門診診療機構,如北京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天壇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廣州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等,均為在該領域具備權威且擁有多年診療經驗的機構,“惠智健康管理”微信公眾號里打開“記憶門診地圖”,平臺會根據使用者的位置自動搜索最近醫院的記憶門診及相關的醫務人員及簡介。
如果想要就診,系統還可以打開地圖進行導航,考慮到使用群體多為老年人,平臺界面設計的簡單易用,符合老年人的使用習慣,讓老年癡呆患者和家屬在這個不斷降溫的深秋感受到科技的溫暖。
會上,“惠智健康管理”總經理陳偉翰介紹,本次發布的廣東省首個認知障礙服務地圖初期涵蓋了國內上千家醫院的記憶門診及醫務人員的簡介、地址,后續升級版本更會將康復門診和機構、養老機構納入到平臺當中,形成老年癡呆從就診、康復到專門養老機構的閉環服務生態,記憶門診、康復機構、養老機構全國各地的市民可以“一圖盡覽”,方便的查看附近的相關機構,并可實現在線問診、一鍵通話和地圖導航。
中國康復醫學會阿爾茨海默病與認知障礙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神經康復學會癡呆與認知障礙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老年神經變性專科主任劉軍教授表示,近年來,廣州在認知障礙的預防、診斷、治療、康復、護理等的系列服務都在陸續完善,認知障礙領域的醫養結合理念也逐漸日益深入人心。
但如何將這些零散和服務整合起來?“互聯網+”給了我們新機會,通過互聯網平臺,將認知障礙的治療、康復、護理甚至養老形成一個線上線下融合的服務體系,互聯網+“醫、護、養”的模式不僅為患者、家屬和醫護人員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更會通過平臺的宣傳,對普及認知障礙防治知識、喚起醫務人員和社會各界對認知障礙的重視,起到持續而有力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