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010-57895631
發布時間:2021/1/2 21:39:00 發布人:mayi
“老年人口腔問題復雜,做種植牙得講究點兒,小便宜解決不了大麻煩,一定要找對種植方法、種植機構!”說話的這位劉教授今年79歲,在海德堡聯合口腔種上“極簡種植牙”后擺脫了缺牙困擾,重新享受美食的他喜笑顏開,贊不絕口。“是智能科技幫我改變了生活,不用再吃煮爛的菜葉,是數字化讓我這嘴很難種的牙,變得輕松種,種植我只認天津海德堡口腔醫院。”
長期缺牙導致種植“土壤”太薄
成高齡疑難復雜種植案例主因
劉教授右上3顆大牙脫落后戴活動假牙多年,但一直被咀嚼無力、磨牙床等問題所困擾。不久前他決定做種植牙修復,拍片檢查顯示,其右上頜牙槽骨高度已經萎縮得只剩6毫米了,要種牙,上頜牙槽骨的高度一般要10毫米以上,否則種植釘會戳破上頜竇膜,與鼻腔相通,引起感染,可能是技術力量的問題,很多醫生都告訴他種植牙修復很難做。
“很多老年人缺牙后都患有牙周炎,但因怕疼、怕麻煩,非要等到疼得不行或無法進食后才去種牙,此時種植難度已經非常大。要知道牙周炎癥有傳染性,一旦發展到重度,將造成不可逆的牙齦萎縮。”針對這一難題,李雪松院長表示,海德堡聯合口腔通過智能化數字系統,明顯提升了中老年人種植牙手術全程的精準把控程度,醫師能精準掌握患者口腔內部構造,無需反復翻瓣、縫合,大大縮短手術時間,且創口面極小,更有助于提高術后恢復速度,患者的痛苦及不適感幾乎為零。
為了幫劉教授恢復正常咀嚼功能,李雪松院長決定先采用上頜竇提升手術來增加牙槽骨量,使其達到種植的要求,這樣就能免去植骨的麻煩,同時又達到了足夠的高度。隨后再用極簡種植牙技術很快就為他種上了一口好牙,劉教授當天就能正常吃飯了。
智能化數字系統助力“極簡種植牙”
加快骨結合時間增加種植體成活率
海德堡聯合口腔的智能化數字系統叫“德國麥哲倫3D全息數字化中心”,是一套集現代數字化科技與人工智能大成的系統。從患者撥打電話咨詢開始,系統就會根據需求建立電子醫學檔案,從源頭避免人工誤操作和數據記錄的誤差。患者到院后,使用新一代伽利略CBCT環形掃描全息影像檢查,清晰錄入整個頭顱骨骼和血管神經分布。就像工作人員比喻的那樣:“我們種樹前要檢查整個森林的土壤和結構,這樣可以大大提高樹根的成活率,讓大樹更健康。”
只需激光輕輕一掃,患者還沒感覺,數據就已經準確的錄入電腦,1:1生成模型,并在電腦中進行種植牙方案模擬設計,患者不用動手術,就能預知種植牙效果。為了進一步保障種植效果和設計方案的零誤差,接下來對接是3D打印種植牙導板,每一顆牙種植位置、角度、深度都和電腦呈現的一致,這才是真正的智能化數字牙科技術系統,嚴謹的態度和科學的方法能大大提高種植體的成活率。
“說實話,并不是每一家口腔機構都能擁有這樣智能的設備。”李雪松院長談道,為患者種植體更精準1毫米,創口恢復更快幾天,嚴謹的德國牙醫寧愿付出更多的時間和設計更復雜的流程。
零距離體驗德國智能化數字系統
觀摩“極簡種植牙”成功案例
天津海德堡聯合口腔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就扎根于中國,結合自身資源和技術優勢,以德國海德堡大學為研究基地,德國medentis醫學科學研究院、麥哲倫數字化中心以及百名專家團為核心支撐力量,經過數萬病例的累計,不斷升級優化技術打造出“極簡種植牙”,更適合牙槽骨低平、單薄、嚴重吸收、全口半口無牙頜的老年人修復口腔,經檢驗,植體存活率非常高。